
女:有声世界,无限精彩,让温暖的声音一路相伴,平安出行。各位亲爱的听众朋友,大家好!您正在锁定收听的是FM88.8双峰人民广播电台,我是海霞
男:大家好,我是彭勇。
女:今天是2024年11月28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共同见证了第11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43位志愿军烈士的遗骸和495件相关遗物回归祖国怀抱。每一次英雄的归来,都让我们深深的震撼。而那些曾经在朝鲜战场上英勇奋战的英雄老兵,又会有何种别样的感触呢?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95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李宣钦,去感受那段热血澎湃、刻骨铭心的岁月。一起来听广播专题《李宣钦:朝鲜战场的速度与激情》。
第十一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现场:山河无恙,国富军强,英雄归来,慨当以慷。我们以崇高敬意,接迎忠烈,回家!
男:11月28日上午,李宣钦老人一大早就坐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收看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的直播。他那布满皱纹的手紧紧攥着遥控器,仿佛那是他与战友之间最后的联系。当运 - 20机舱门缓缓打开,礼兵庄重地捧起覆盖国旗的棺椁时,这位曾经的汽车兵,以他那佝偻却依然坚毅的脊背,对着电视屏幕,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迎接战友回家。看到昔日战友终于从埋骨他乡到落叶归根,老人不禁泪眼朦胧,内心的激动久久难以平复。
女:作为志愿军汽车兵的李宣钦老人,如今虽已95岁高龄,但当年入朝作战的情景,却依旧历历在目。他可是家中的独子啊,1944年,年仅15岁的他毅然加入解放军队伍,在陈毅元帅麾下,编入东北军区空军安东一支队。1951年,他奔赴朝鲜战场,他的“武器”不是钢枪,而是满载粮食、弹药的汽车。
老人回忆说:“我们是在空军基地指挥所运输科,有七八辆车,负责买菜买粮,到各个仓库搞运输。有时候吃饱了,也有的时候,没东西吃。”
战争爆发两个多月后,战线不断向前推进,作战时间拉长,粮食、弹药、棉被等物资严重短缺,只能从国内调运。这个时候,汽车的速度对于保障前线供给就显得尤为重要。
李宣钦老人告诉我们:当时去朝鲜一趟是非常困难的。要提前一天去跟菜场商贩对接,让商贩把菜准备妥当,车子一到就得迅速装好,然后马不停蹄地开往朝鲜。对于汽车兵来说,每运输一车物资,都是九死一生。
男:战争初期,美军凭借先进的武器和空中的绝对优势,把朝鲜北部地区的公路、铁路、桥梁、涵洞严重破坏,彻底切断了我军的后勤运输线。敌军心里很清楚,在这个特殊时期,炸毁一辆补给车,炸死一个汽车兵,前线战场上可能就会有一个排,甚至一个连的士兵饿死。所以,汽车兵就成了美军“绞杀战”的重点攻击对象。这“绞杀战”到底有多残酷呢?当时,战士们编了一个顺口溜:“天上点灯,地上撒钉,路上炸坑,专打汽车兵。”
老人回忆起当时的景象,满是感慨:“下雨、下雪,都在山里走,往河边走,衣服裤子上全是泥巴和水。上甘岭那边到处都是洞,不知道哪个洞通向哪里,有时候走错了,一天过去还在那个山。飞机一来,一个炸弹炸下来,我们4个人,有2个,炸死了。”
女:白天,轰炸机密密麻麻。晚上,飞机就在头顶盘旋,投放的照明弹比屋里开着灯还亮,汽车兵们很容易暴露,一旦被发现目标,就会遭到扫射轰炸,直到车毁人亡。而且,便衣特务还在重要道路上暗埋地雷、三角形钢钉、铁钉,挖深坑,想尽办法破坏运输路线。每次出征,汽车回来时常常是千疮百孔、弹痕累累。志愿军汽车兵每次执行任务,伤亡都很惨重。
男:但是,在一次次的实战中,战士们也总结出了经验和技巧,实行“单车作战”策略。不管哪台车遭到敌机轰炸或者出现故障,其他车辆都毫不退缩,继续勇往直前。在炮火的洗礼下,李宣钦迅速成长成为一名熟练掌握开车技术的汽车兵,开着苏联嘎斯军用越野卡车,日夜奔波在抗美援朝的运输线上。
李宣钦老人回忆起过鸭绿江的时候,声音有些哽咽:“过鸭绿江的时候,还有些掉到河里就淹死了的,也不知道水有多深,掉下去,人就没看见了。我们牺牲了好多人啊,死了太多人了……”
女:在长津湖战役、上甘岭战役、三八线阻击战等重大战事期间,战况最为惨烈。李宣钦和战友们利用修整期,重新检查轮胎、电瓶、油料、钢板,把补给站点用树枝伪装起来。等敌军战机飞走后,就迅速奔赴前线作战部队,用滚滚车轮和血肉之躯,构筑起了一条坚不可摧、炸不烂、切不断的钢铁运输线,确保了后勤补给的通畅。在这期间,他荣立三等功一次,获得物质奖励三次,通报表扬两次。
男:1953年战争结束后,李宣钦随部队回国,1957年转业安置在双峰县粮食局,成了一名机械维修工人。74年的时光匆匆而过,当年那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如今已是鲐背之年的老人。想起长眠在朝鲜战场的战友们,李宣钦老人感慨地说,今天英雄归来,这盛世正如他们所愿。
七十载春秋更迭,当年用方向盘丈量战场的青年,如今在这盛世春光里,见证着运- 20、歼 - 20翱翔蓝天。这是对英灵最好的告慰——你们用血肉构筑成的道路,正通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方!
女:如今,革命的火种依然在岁月的长河中熊熊燃烧,陪伴在李宣钦老人身边的后辈在时代的新征程上奋发进取,熠熠生辉。
李宣钦老人曾孙邓靖玺同期:我太爷爷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钢铁运输兵",在枪林弹雨中筑起"打不烂的钢铁运输路线"。他教会我:真正的英雄不是不会害怕,而是害怕时,仍然选择向前!
现在我的"战场"在教室和操场,每当遇到困难,我就会想起太爷爷说的:"车灯就是冲锋号,握紧方向盘就是握紧胜利!"我要让太爷爷的军功章在红领巾上继续闪光,做开往未来的"小汽车兵"!
女:听众朋友们,刚刚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抗美援朝老兵李宣钦的故事。在我们双峰,至今幸存的抗美援朝老战士仅有15名,年龄最大的97岁,最小的也有86岁了。他们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经历,也是我们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宝贵素材,是我们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传承。让我们怀着崇敬之心,向这些老兵致敬!向英雄们致敬!
责编:戴戈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曾超群赴双峰县检查消防安全和防溺水工作
2025年省文联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暨基层文联骨干专题培训班在双峰举行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与双峰县人民政府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王文红检查消防安全和防溺水工作
王文红主持召开2025年双峰县人民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
“娄超”燃动双峰:以球会友 “足”够精彩
“娄超”双峰“第二现场”:大屏前的观赛热
图集 | “娄超”燃动双峰
下载APP
分享到